黃曲霉毒素是一種霉菌毒素,主要由寄生曲霉和黃曲霉在多種環(huán)境條件下在谷物成熟、收獲和貯藏過程中產(chǎn)生。AFB1污染食物鏈和環(huán)境會對人類、家禽和家畜產(chǎn)生各種潛在的有害后果。如致癌、胚胎毒性、免疫抑制和致畸作用。在眾多AFB1測定方法中,免疫測定由于其在短時間內分析大量樣品的適用性、敏感性和快速反應性而成為常用的方法,然而熒光免疫測定法(FLISA)比傳統(tǒng)的免疫測定法靈敏度更高,因此使用率不斷提高。與此同時,鎘量子點(QD)由于其*的光譜特性,作為熒光信號探針的使用也有所增加。如CdTe/CdS/ZnS量子點包含CdS和ZnS的殼,不僅可以使熒光強度急劇增加,而且ZnS殼可以阻止了有毒Cd2+的釋放,可作為熒光探針,在細胞標記和靶標分析方面具有廣泛的前景。
黃曲霉毒素的檢測方法:
1、生物鑒定法其特點是待檢樣品不需很純,主要用于定性,共有10種:①抑菌試驗;②對微生物遺傳因子影響試驗;③細菌發(fā)光試驗;④熒光反應;⑤組織培養(yǎng)檢測法;⑥雞胚試驗;⑦鴨胚試驗;⑧鱒魚試驗;⑨植物試驗;⑩飼喂實驗動物試驗。生物鑒定法是利用AFT能影響微生物、水生動物、家禽等生物體的細胞代謝,來鑒定AFT的存在。其方法專一性差,靈敏度低,一般只作為化學分析法的佐證。
2、化學分析法常用的為薄層層析法(TLC),適用于糧食及其制品、調味品等AFB1的檢測,主要是半定量。利用AFB1具有熒光性的特點,提取和濃縮樣品中的AFB1,用單向或雙向展開法在薄層上分離后,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產(chǎn)生藍紫色熒光,根據(jù)在薄層上顯示熒光的最小檢出量定量,其靈敏度為5μg/kg。由于薄層層析法測定AFB1不是很專一,因此樣品中其他熒光物質的干擾造成測定誤差??梢杂靡韵路椒ㄟM行確定:一是用多種溶劑系統(tǒng)展開,可將AFB1、G1及各種AFT類似物分開;二是采用層析斑點的化學試驗,將樣品提取物用甲酸亞硫酰氨或三氟醋酸處理,用衍生化的方法將AFB1與其類似物分開;三是層析斑點的物理試驗,可根據(jù)紫外吸收光譜,紅外吸收光譜和熒光屏光譜的差別,將非黃曲霉毒素和AFT分開。
3、儀器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譜法(HPLC)是20世紀70年代初發(fā)展起來的一種以液體為流行相的新型色譜技術。是分離分析各種AFT的好方法,如配以熒光檢測器,則該法具有靈敏度高、分離能力強、特異性好、測定結果準確可靠等優(yōu)點。在國外己廣泛地用于食品中AFT的測定。但由于食物樣品成分復雜,在進行液相色譜分離分析前,需對樣品作有效的凈化處理。常用的凈化方法是柱色譜法,該法操作繁瑣,且需使用大量有機溶劑。免疫親和柱作為AFT特異有效的分離凈化和濃縮手段,一出現(xiàn)就和高效液相色譜法結合用來測定糧食、飲料、尿、血及奶中的AFT。將免疫親和柱的高度特異性和高效液相色譜法的高分離能力相結合,所建立的花生和玉米中AFBl、B2、G1、G2的測定方法,具有雜質干擾少、操作簡便、使用有機溶劑少、靈敏準確等優(yōu)點,整個分析操作可在15min內完成。